第三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在西安举办

  本报讯记者张运科报道8月11-12日,"第三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暨吴中伟先生诞辰100周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承办。本届会议以"固废处理绿色转化"为主题,汇集了国际国内固废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国内250多家单位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原党委书记吴尚民、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长王栋民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1.jpg

  本届会议内容丰富,共分享14个大会报告、68个分会场报告,汇编交流论文88篇,基本涵盖了当今固废领域的各个方面。除主会场,还另设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建筑固废分会场、煤电固废分会场、冶金渣分会场、危废-有机固废分会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废、固废青年论坛等7个分会场或学术交流专场,为从事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及生态材料制备研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副院长、固废分会副理事长李辉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晋占平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硅酸盐学会以及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的成立背景和发展情况。他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为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化的高效利用,和生态材料制备及高效转化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他指出,今年是吴中伟院士诞辰100周年,会议期间纪念吴先生为中国水泥混凝土科学事业及生态环保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勉励广大同仁努力践行固废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健在致辞中指出,水泥和混凝土工业对处置大宗固废可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冶金工业渣综合利用方面成果丰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德龙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的"冶金渣大规模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生态胶凝材料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42条生产线上,并于201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栋民回顾了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2015年8月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学术年会,2017年固废分会所属7个专业委员会和青委会分别召开的学术交流会,已经在国内外形成强大的学术影响力,本次会议又将专业性和学术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王栋民指出,吴中伟院士是我国建筑材料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他提出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指引了其后20年中国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材料的研究指出方向。他转达了因故不能到会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名誉理事长徐德龙院士对参会代表的问候和对大会的祝贺。最后王栋民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为固废资源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次大会主旨报告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与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中国矿大-北京、王栋民);《建筑废物资源化技术回顾与发展》(同济大学、肖建庄);《从镍铁合金冶炼渣骨料混凝土的设计施工指南的制定看日本的固废利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吴承宁);《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鼎盛集团、卢洪波);《工业化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的制备、活性评价及应用研究》(安徽建筑大学、孙道胜、王爱国);《废而不废-纪念吴中伟先生混凝土艺术的倡导者》(北京宝贵石艺、张宝贵);《粉煤灰提铝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国家能源高铝煤炭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孙俊民);《RecyclingofWasteGlassinConstructionMaterials》(回收废弃玻璃用于工程材料)(香港理工大学、潘智生);《我国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及挑战》(清华大学、王强);《基于砂粉的生态泡沫轻质土及工程应用》(广州大学、陈忠平);《超细粉煤灰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辉);《工业副产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关键技术研究及生产线建设》(桂林理工大学、段鹏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过程中周边环境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分布行为》(南方科技大学、张作泰);《典型危险废物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同济大学、赵由才)。

  会议同期召开了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据悉第四届中国固废大会将于2020年举办。

  又讯——

  "纪念吴中伟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在西安召开

2.jpg


  本报讯记者张运科报道8月11日下午,在西安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暨吴中伟先生诞辰100周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间隙,"纪念吴中伟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温馨举办。在"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主题报告结束后,会场上的桌椅围成一圈儿,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们共同追忆和缅怀我国建筑材料学科创始人、混凝土一代宗师吴中伟先生。座谈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吴中伟院士的弟子王栋民主持。

  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刘江宁教授,国家建材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江,新加坡昂国集团总经理陈恩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副院长李辉教授,吴尚民、吴尚立两位吴中伟先生的儿子等出席了座谈会。

3.jpg

  吴尚立代表吴中伟院士家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举办"吴中伟先生诞辰100周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表示感谢。他回忆了父亲的一生并表示:老一辈建材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贡献已经永远镌刻在新中国建材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上。很高兴看到在父亲去世后18年来,我国混凝土科技突飞猛进,后继者们牢记老一辈的嘱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重大成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本次会议针对"固废处理、绿色转化"和促进绿色混凝土产业发展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探讨和学术交流,就是对老一辈建材科技工作者的最好缅怀。

  曾经和吴中伟院士共同编写了《高性能混凝土》一书的廉慧珍教授,现场以《试析吴中伟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心质假说"》为题,从学术角度追忆吴老。

  廉慧珍、刘江宁、王栋民、赵顺增、姜正平、陈恩义等共同回忆了和吴中伟先生在一起的点滴往事。作为吴先生的学生和弟子,刘江宁深情回忆了过去和老师在一起学习和工作的日日夜夜,讲述了许多难忘的旧事。他认为,吴中伟先生留给弟子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他的座右铭--"爱祖国、惜寸阴"。

  来自吴中伟院士的母校、他曾经工作过的东南大学(前身是南京中央大学)的张亚梅教授,播放了特别制作的"吴中伟院士与东南大学"的PPT,介绍了吴院士在东南大学求学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国家建材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江,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福川、肖国庆、何廷树等分别作了深情发言。

  第三代青年学者如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秘书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泽副教授,清华大学王强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晓明教授,中山大学赵计辉副教授,北京建材院黄天勇高工,清华大学博士后李端乐,中建材集团西安墙体材料研究院朴春爱高工等也参加了座谈会,他们畅谈了年轻一代科技人员对吴先生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悟,表示要以吴先生"爱祖国,惜寸阴"的精神认真工作,为新时期国家建设不懈奋斗。